
去年春天第一次與黃星鳳蝶相遇,僅僅是驚鴻一瞥當時還不確定牠的身分,只覺得這隻青斑蝶有些怪,回來比對景深不足又有些晃動的照片,才從六隻腳和後翅稍微露出的一點星黃,確定就是早春蝴蝶之ㄧ的黃星鳳蝶。
照理說數量不少,出現的時間又早,應該不難遇見,但是到了三月底卻還不見牠的蹤跡,問了老師才知道,不但已經出來很久,連卵和幼蟲都快氾濫成災了。雖然覺得老師說的話太過誇張,但真正見識到時也有些吃驚,的確是蠻奇特的一種蝴蝶。
產在大香葉樹新葉表面的卵,61顆綠色的珍珠,孕育著61個小生命。
3天之後色轉深褐。
又過了4天才變成黑珍珠,等的有些令人心急,怎麼會這麼久,難道又是全軍覆沒被寄生了?
還好隔天順利孵化,61隻姍姍來遲的小黑蟲開始大啖生命的第一餐,透過微距鏡觀察場面壯觀無比。
黑呼呼的一團聚集在一起,老實說還有些可怕呢。
蛻皮之後顏色變成黃褐色,所有的幼蟲都是頭朝外圍成兩圈,好像佈陣一樣。
像是軍團一般集體行動覓食休息,雖然沒有指揮中樞發號施令,但行動之間井然有序,遵循著某種法則,展現出群體的智慧。
三齡幼蟲顏色又變深,此時開始分成小群,因為一片葉子上已經容納不下所有弟兄姐妹。
四齡幼蟲。
終齡之後體型出現明顯差異,開開始是黃色。
逐漸變大轉綠。
化蛹前會將大量的水分排出,體型縮小變成深咖啡色,在這個階段折損了許多幼蟲。
化蛹的時間也比較長,逐漸蛻變成一段枯枝,若不是懸掛胸前的白色絲線,簡直就像是樹身直接伸出來一般,連斷面都唯妙唯肖。
5月初幾乎所有存活的幼蟲都化為枯枝,他們會維持這樣的狀態緩緩改變,以幾乎查覺不出的速度度過夏秋冬,等待明年再見。也唯有如此巧妙的偽裝,才能讓他們躲避這段時間的危險,大自然的巧思再一次讓人囋嘆不已。
4月底的時候終於遇到我今年的第一隻黃星鳳蝶,翅面殘破鱗粉黯淡,在後代子嗣進入沉睡的階段,牠的生命也即將終了。再見吧!最後的黃星鳳蝶。
相關文章:
北橫尋春蝶
斑鳳蝶 - 春蝶之ㄧ
巒大小灰蝶 - 春蝶之二
升天鳳蝶 - 春蝶之三
等待歪紋小灰蝶 - 春蝶之四
寬青帶鳳蝶 - 春蝶之五
延伸閱讀:
黃星鳳蝶 - 蝴蝶生態面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