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之前的不求甚解張冠李戴,以為在內灣拍到的是夢想已久的烏來黑星小灰蝶,沒想到老天賞了一個大禮物,這隻鑲了雙重金邊的小傢伙,竟然是我從來沒聽過的第四種黑星 - 琉球黑星小灰蝶。雖然花了幾個月時間陸陸續續地觀察紀錄,但出來的結果確讓人覺得滿意,那種發現的快樂是花再多錢也買不到的。

首先還是要從ㄆㄨˇ仔的部落格開始說起,由於我的上一篇發文把牠勿認為是烏來黑星小灰蝶,所以一時之間弄得大家都沒把握,因為據之前的紀錄顯示,琉球黑星小灰蝶主要分布於台灣中南部和東部,在北部似乎還未有發現的紀錄。所以ㄆㄨˇ 仔又去跑了一趟拍了特徵比較清楚的照片,放在他的『補考的成績單』裡,踏實的精神的確讓我上了一課。

由於兩者的生態特性非常相近,成蝶的差異也很小,擺一張兩者腹面的比對可以看到只有鑲金邊的單雙之別而已。

     

烏來黑星只鑲單邊。另外背面的顏色琉球是黑色所以又叫黑丸灰蝶,烏來則是藍色稱為藍丸灰蝶,但在幽暗的林下,即使是非常有經驗的賞蝶人恐怕也無法一眼看出那稍縱即逝的是黑或藍吧!

兩者喜歡的環境都是比較潮濕的林緣,通常是山背或是溪谷的地形,這也是幾種豆科山螞蝗植物的生長棲地。

根據台灣樹木解說的資料:「琉球山螞蝗小葉三枚,卵或闊卵形,長6~10㎝,寬2~5㎝,先端漸尖,表面光滑,背具明顯白色斑點。總狀花序頂生,疏花;花淡紫色。莢果長2~5㎝,具2~3莢節;莢節歪斜,長13~16㎜。」像山型一般的豆莢和紫色小花是我辨識它的重點,不過那是在冬季花期時我還可以稍微囂張一下,平時不開花時我只能舉雙手投降。

   

最早我在找幼蟲時憑藉的就是嫩葉上的食痕,由於當時只知道烏來黑星,直覺地以為發現的是烏來黑星的寶寶,因為長的實在一模一樣。當山螞蝗花沒開果沒結時,幼蟲可以啃食嫩葉或是刮食大葉的葉肉維生,所以整年都可以觀察到成蝶。

 

 

當然到了冬季也可以像烏來黑星一般以豆莢為食物。

 

不過在找尋食草的過程發現琉球山螞蝗的數量並不多,可是林間飛舞的琉球黑星小灰蝶卻蠻容易見到,難道樹林裡還有我沒發現的植物群落,可以供養這麼多的蝴蝶?直到10月底我才找到答案,原來還有另一種食草 - 疏花山螞蝗,這是原本有記載的食草,沒想到這裡竟然也有分佈,而且跌破眼鏡地就長在相同的地方,只不過以我的功力它不開花的時候,我只好裝蒜了。

 

根據台灣樹木解說的資料:「灌木,莖纖細,密生平臥短柔毛。葉三出,小葉卵形或橢圓形,長5∼17㎝,寬3∼8㎝,表面被疏毛,裡面密生臥伏短柔毛。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花疏生,紫色。莢果長2∼5㎝,有4∼12長橢圓形莢節。」

長而較窄的豆莢可以輕易與琉球山螞蝗區分。

 

可惜這次去的有些晚了沒有記錄到開花的模樣,無法比較到底「疏」花有多稀疏,不過倒是找到卵了,其實應該是看到琉球黑星過去產卵,才注意到這裡也有疏花山螞蝗。



一齡幼蟲大約是豆莢的寬度。



三或四齡剛好佔滿一截豆莢。

  

終齡幼蟲直接在大葉的下方準備化蛹。

  

採了一顆回家等待揭曉身分,看他由綠變黑充滿開獎的期待。

到此刻果真證實牠是 - 琉球黑星小灰蝶,雙重金線。

 

牠們的體積極小但是飛行能力不弱,不過受到寄主植物的限制,所以活動的區域都在附近,即使不會亂跑,但是因為非常活潑好動,人稍微接近就會飛起,要拍攝到滿意的畫面並不容易。

 

最後希望能看到牠展翅,讓我比較一下黑丸的不同風采,等了半天也只得到琵琶半遮面的影像而已。

 



相關文章:

黑星首部曲 -姬黑星小灰蝶

黑星二部曲- 台灣黑星小灰蝶

黑星三部曲 - 烏來黑星小灰蝶



延伸閱讀:

琉球黑星小灰蝶 - 蝴蝶生態面面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恐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