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台灣竟然也能看到世界級的自然景觀,怎麼能不叫人感動,而且這樣的感動將會持續到明年4月,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實地親身感受一番,讓我們一起來關心環境順便在地消費救經濟唷。

10月南下拍鷹時認識了一位喜愛鳥類生態的攝影師 - 黃俊賢先生〈他的個人網站很精采,建議大家去逛逛〉。經由他的介紹知道近年來年台南北門地區,會有約3萬隻的黑腹燕鷗在此度冬,每天黃昏時散佈在各個漁塭覓食的鷗群會準時聚集,在井仔腳附近的瀉湖區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日落之舞,這麼精彩的劇碼當然不容錯過,上週安排了2天假期就殺了下去。

一般我在新竹港南地區看到的燕鷗多是5、6月時的過境族群,其中以黑腹燕鷗和白翅黑燕鷗為主,數量通常不多停留的時間也很短暫,偶而遇到有漁塭或是稻田放水清池時,受困淺灘的小魚小蝦或是水生昆蟲會突然吸引一大群的燕鷗聚集,那時才有機會好好觀察記錄這些來去匆匆的過客,尤其當他們忙著覓食時多半不太畏懼人,而且會在覓食區域來回巡弋,是近距離取得好鏡頭的最佳時機。

冬天,則完全沒有在北部看過這些燕鷗。

至於這群黑腹燕鷗為什麼會在南部度冬呢?翻開南部的地圖找尋台南北門的位置,只見從嘉義東石布袋開始到台南的北門、學甲、將軍和七股沿海一帶,盡是密密麻麻的養殖漁塭,水域的面積比陸路地還大。這裡是台灣水產養殖的大本營,不過大部分是大型的虱目魚,除非是小魚苗蝦苗,否則並不適合黑腹燕鷗的小嘴覓食,那到底是什麼食物支持數量如此多的燕鷗呢?根據俊賢兄的觀察,此地的魚塭旁都設有自動定時投餌器,燕鷗會叼食漂浮在水面上的魚飼料。

白天他們多分散於各個漁塭覓食,所以不容易見到大群,冬羽時嘴與腳轉成黑色,但頸腹部的羽毛反而變成白色,與白翅黑燕鷗有些類似。我們在北門紅蝦港附近的漁塭繞了幾圈,觀察他們白天的覓食地之後回到民宿,雖然只見到幾隻零星的燕鷗但並不影響我們的期待,畢竟黃昏聚集才是今天的重頭戲。

 

我們投宿的鹽鄉民宿在北門的井仔腳,這裡的北門鹽場是台灣現存的四大古鹽田之ㄧ,後來由於製鹽技術的轉變逐漸荒廢,現在重新整理轉型為鹽田的體驗之旅。觀賞黑腹燕鷗的地方就在離民宿不遠的瀉湖,井仔腳三面環海有如一個半島,西邊的王爺港汕阻隔了外海的風浪,形成了一個廣大的瀉湖,古籍中所謂「倒風內海」即指此處。早年這兒是井仔腳、三寮灣和蘆竹溝人的漁場,目前多半改為養蚵,星羅棋布的蚵架正是黑腹燕鷗晚上的休憩之地。

日落時分,我們隨著俊賢兄來到海堤就位,民宿的洪爸爸也陪同一起,最近幾年固定舉辦的燕鷗季為這個自然奇觀逐漸打開知名度,所以慕名前來觀賞的人不少。

 

5點左右,冬日的夕陽迅速往海中沉落,鷺鷥群早已列隊飛回木麻黃林,逐漸變暗的天空卻遲遲不見任何燕鷗,突然間一小群黑腹燕鷗從內陸的方向飛來,越過人群的上方往瀉湖飛去,正自驚呼之際,無數的黑點源源不斷地從東北方湧入,不久之後整個天空都是逆風翱翔的鷗群,那種壯觀的場面令我非常感動。

牠們似乎在等待什麼似地集結成一大群,然後不知從何處發了一個訊號,鷗群的一角像掀落的桌布般的迅速落下,黑腹燕鷗的黃昏之舞正式開演。

鷗群在瀉湖的水面上方不停地來回翻滾,此時的光線已經讓人分不清單一的燕鷗,全體如銀蛇一樣不住扭轉,又像白色的絲綢形成的洶湧波浪。

攝影的人堅持到最後一刻,那變化莫測的色溫讓畫面更加模糊也更加迷離,顯現出詭譎的色調,鷗群最後彷彿幻化成水面上跳舞的魚群。

   

終於塵埃落定,影子棲息於蚵架之上,只剩喧鬧聲久久未息。

隔天想看清楚黑腹燕鷗們棲息的狀況,聽民宿老闆說他們天一亮就會飛走,所以我們早早起了床。

朦朧月光中看不清楚,只見昨日夜棲的蚵架已空無ㄧ鷗。正以為他們已經飛離之時,天色逐漸明亮,朝陽的彩霞出現,這下看清楚了原來他們換了位置,停在更外側的地方,我才拍了幾張之後,鷗群們開始展翅起身,起床號一吹,所有的燕鷗都飛了起來。

此時的牠們不多作停留,盤旋兩圈之後即向東方飛去,短短幾分鐘全數飛離,有些更從我們頭頂近距離呼嘯而過,比之昨日的黃昏之舞更叫人覺得驚心動魄。

 

不久之後太陽才從山後悠悠升起,我和老婆相視而笑,還好沒有賴床,這清晨的序曲竟然只有我們獨享,真是太美好的一天。


相關文章:

夏日鷗歌〈續〉

夏日鷗歌〈上〉

夏日鷗歌〈下〉


延伸閱讀:

台南沿海黑面琵鷺與黑腹燕鷗野鳥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恐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