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多了一項例行的工作,在新竹的海岸線進行定期定點的鳥類調查。

自從開始賞鳥以來,新竹的海濱就一直是我觀察遷徙候鳥的練功房,每年冬天總要花上許多時間守候在金城湖練習水鳥的辨識。到了辭職之後開使用單眼相機跨入拍鳥的領域,更是連春夏之際也流連在香山溼地的周遭,捕捉度夏候鳥繁殖時的各種動人的畫面。有段狂熱的時間,我就像是一位辛勤的農夫每天在田間海濱之間巡視,找尋各種鳥類的蹤跡,漸漸地累積了許多資料,知道什麼樣的棲地會出現什麼樣的鳥種,也知道要配合潮汐的起落,在適當地時間到達某個地方等待,等待漲潮將泥灘地上的水鳥趕進來,不偏不倚就降落在我的眼前,幾年下來,幾乎香山區域的每一條小路每一塊田每一處溼地都被我探索過了。

我的腦海裡逐漸有一份新竹海岸的賞鳥地圖,還有一份候鳥遷徙的行事曆,因此當我鍵入「高蹺鴴」進行搜索時,資料庫中馬上出現金城湖旁的小池塘,客雅溪香雅橋等關鍵字,將我自動導航到可以找到他們的地方。

但即使是如此熟悉這個地方了,偶而我的資料庫還是會增加一些特別的字眼,比如說「香山溼地.鴻雁」,「黑面琵鷺繁殖羽」,「小燕鷗繁殖」,這些代表的是某一件特別的相遇或是某一個珍貴的紀錄,雖不常見卻讓人感到驚喜,他們最後也會成為我的教材,變成課堂上分享的感動。

這次接下的工作很簡單,在幾個定點點數鳥類的種類和數量,為期2年。我特地選了一個之前熟悉但後來改變極大的地點來作紀錄,這裡之前很偏僻,不過自從17公里的腳踏車道貫通之後,新竹市的海濱再也沒有任何隱藏的角落了。

大多數都是熟悉的鳥種,黑腹濱鷸和東方環頸鴴是這裡的大宗,數量以千百計,其他像是青足鷸,灰斑鴴和金斑鴴也不少,雖然如此還是會有驚喜,比如說看見5隻黑面琵鷺,他們通常都在北返的途中會在新竹停留,在秋冬之際出現倒是很不尋常。

魚鷹也常在此處逗留,最多看見2隻同時出現。

不過最令我感到高興的是底下這隻了,沒想到可以在新竹看見,當我在望遠鏡中掃描到他突然飛起,幾乎立刻就感應到是「短耳鴞」了,但還是不敢相信,直到拍下清晰的照片比對再三才確定。

這種夜行性的貓頭鷹白天都棲息在草叢之中,圓胖的身體和斑駁的羽毛,巧妙地融合在枯黃的乾草中,如果不是潮水上漲逐漸淹沒牠的棲息地,逼使牠飛起另覓停棲的地點,我肯定錯過了。

透過望遠鏡巡視找到2隻, 回家檢視所拍得照片,又發現1隻,還是錯過。隔日趕緊再去看果真是3 隻,躲藏的真好。

短耳鴞在台灣有度冬的族群,不過數量稀少,再加上行為隱密不易觀察,獵食多在夜間,所以這次能夠發現純屬幸運。他們以囓齒類的鼠輩為食,倒令我興起一線希望,因為新竹海濱有垃圾焚化爐和垃圾掩埋場,都是鼠類橫行之處,食物不虞匱乏,或許牠們會在此地度冬也說不定。

不過此處的草地面積太小,第三天再去時已經有野狗下去巡邏,3隻短耳鴞已經不知去向,短暫的相遇只有2天,卻已讓我心滿意足。

雖然是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但只要專注持續,誰知道接下來還會遇上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恐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