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                                                雲門舞蹈教室的廣告文宣。

學習可以是多層面的,把身體和感官放在一個有趣的環境和設計過的情境之中,有時會得到比知識更鮮明的記憶。

香山溼地是一個適合帶小朋友下去觸摸的戶外教學地點,在這裡用手要比用腦好玩多了,如果你對她夠熟悉,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光著腳丫子用腳來認識泥攤和沙灘有什麼不同?所以每年我們都會安排固定合作的小學來一次溼地體驗,最好的時間當然是初秋或是春末,選一個潮水適合,有陽光卻不至於酷熱,有微風吹拂的日子就更好了。

香山溼地是北台灣最大的一塊溼地,這裡曾經也是有百年歷史的養蚵之地,如今仍舊可以看到當初架設在泥灘上的蚵架,上面自然附生著大小不一的蚵,不過鮮少有人來收成,即使收了也不敢公開拿到市場上叫賣,因為大家都知道香山的蚵等同於污染,是吃不得的。荒廢了的蚵架逐漸傾圮,倒像是墳場一般,不過無礙於在潮間帶覓食的眾多生物,整個溼地依舊生氣蓬勃。

 

大海就像個盡職的母親,每天兩次託潮水帶來食物,均勻攤分在整個泥沙灘地上,滋養了在這裡廣大的蟹類、螺貝類和多毛類,牠們又成為鳥類和魚類的食物。不過在這裡沒有細心觀察的眼睛試看不到東西的,即使牠就在你的眼前來回不停地覓食。

 

帶著一群興奮的小朋友從海山漁港旁下去溼地,先看到一大片沙灘和密密麻麻沙球排成的陣列,在這裡先把規則和方法說了,如何在不影響好奇探索和尊重生命之間取得平衡,方法很重要,不傷害德狀況下可以抓來觀察,但是不能帶離牠原來的棲地,因為沙灘泥灘各有不同,其中的變化必須他們去體會。確定每個人都清楚了,剩下的就是直接體驗不必多說。

不過我還是給每組準備了常見螃蟹的圖卡,用膠膜護被免的弄濕,這樣他們就能按圖索蟹不需要一直跑來問我了。

  

雙扇股窗蟹、萬歲大眼蟹、清白招潮蟹、短趾和尚蟹,這些都是香山溼地大宗的螃蟹,不多久他們就大約能夠辨識了。

遇到挖公代的漁民,小朋友也好奇地來實地操作一番。

 

玩到中午時分,大家都喊肚子餓了,可是還是拼命地往前走不肯回頭,這片溼地太大了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探索,不過還是先把大家集合起來上岸,到海山漁港旁的護港宮午餐。

用完餐後,早上的觀察所得開始變成一篇篇的大自然筆記,有人認真地查圖鑑,有人細心地繪圖,透過手的抓取觸摸,再透過手描繪記錄出來,一點障礙都沒有。

看著他們的紀錄真是超乎預期的精彩。

 

回去之前,我們沿著漁港慢慢觀察海濱植物,看看馬鞍藤如何匍匐前進,節節生根,試試馬鞍藤的葉子如何變成防曬的妙鼻貼。

看看黃色的菟絲子如何糾纏其他綠色植物,如何無聲地奪去寄主的生命卻永遠勝不了這場戰爭?

 

雖然他們很快地就在大太陽底下失去了耐性,開始奔向來接他們回去的交通車,但我知道總有幾個已經在心中的灘地埋下了喜愛海洋的種子,也許有一天會發芽也說不定。


回家檢查照片時才發現白平衡設定錯誤,還在前一晚室內拍攝時的設定沒有改回來,一整個泛著迷濛的藍色調,卻反而陰錯陽差地有了屬於海羊的味道。

GF1原來也可以這麼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恐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