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部的天氣熱的讓人和蜻蜓都瘋狂了。

脊紋鼓蟌大約在1940年代在台北士林有過觀察紀錄,但其後50年就沒有採集紀錄,以至於被認為在台灣以經絕跡了,直到1997年才又在南部被發現,目前的棲地局限於台灣南部低海拔的少數幾條溪流。

所以這次的南部之行,我特別請格友風清雲淡帶我去尋找這種特別的豆娘。

那天天氣很熱,雲朵不斷飄過天空帶來片刻的清涼。目的地是一條不起眼的小溪,有點混濁的溪水還夾雜著附近雞舍的屎臭味,很難令人相信這裡棲息著一種漂亮的蜻蛉。風大自告奮勇先下去探路,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傳來好消息︰「找到了」。

我們雖然半信半疑還是趕緊收拾裝備下溪去,溪畔長滿了禾本科的水生植物,踏進溪底水的高度並不深,腳底下是鬆軟的泥沙,雖然水質不佳但是涼意不減,溫度立刻降了下來。但是我們尋覓的目標在哪裡呢?

不到2公分的身長如果不仔細找還真的容易會忽略,經過風大的加持之後果然在水邊的植物上發現不少隻,他們特別喜愛停棲在靠近水面的位置,不久我就發現他們有很強的領域性,所以只要守株待蜓就行了。

 

雄蟌的身體是鮮艷的金黃色,非常活潑好動,雌蟌顏色黯淡相對低調許多。交尾的時間非常短暫,還好有拍到幾張清晰的照片,雌蟲將卵產在水面上的枯枝或是植物體上。

 

為了護衛自身的基因,雄蟲可使卯足了勁驅逐侵犯領域的其他雄蟌,觀看兩隻甚或三隻的雄蟌在小範圍的空間中對峙,纏鬥,碰撞,倒不覺得是一場生死之鬥,反而有種舞蹈般的美感,如果不是過程精采絕倫,那我們幾個不會傻傻地站在水中,在烈日下曝曬兩個鐘頭之久都不想上來,當然所得到的回報也不錯,紀錄到許多滿意的鏡頭。

 

要拍出生動的照片不容易,每一張精彩的圖像後面都有一個謙卑的姿態。

 

謝謝我們家少爺的示範,謝謝風大夫妻的招待和領路,讓我們終於一嘗夙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恐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