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的一本參考書是威爾森和霍德伯勒〈E.O.Wilson & Bert Holldobler〉合著的 - 螞蟻‧螞蟻。

在文末的尾聲有這麼一段警語:「無論是螞蟻或是其他任何一種野生生物取得何種優勢,牠們的行為都不會造成生命滅亡,人類則不斷消滅大部分的生物量與生物多樣性...................如果有一天,人類完全消失,其他生命會完全恢復生機並繼續繁衍興盛。............如果全體螞蟻因故消失,則會產生完全相反的結果,並會造成大災難。」

我們常常聽到專家警告地球人口過剩,卻從不曾聽過有植物過剩或是南極蝦過剩之類的危機,過多的人口消耗大量的食物能源,然而我們所製造出的許多東西,卻無法回到分解循環再利用的自然系統,人類自與然的任督二脈不能相通,莫怪乎地球要生病了。

婆羅洲沙嶗越的熱帶雨林裡有超過2500種不同的樹木,它們形成一種混合的林相,森林依造不同的高度有許多層次,每一層都有適合生長的樹種。高大的龍腦香科植物往往可以長到50-60公尺高,走在成熟的雨林底部彷彿走入了黑暗的深淵,陽光像是珍貴的金粉層層疊疊篩露下來,越是底層越難分到陽光。

我們在雨林裡發現一些有趣的草本植物,其中之ㄧ每片葉片上都沿著中脈打了兩排小洞,還有一種螺旋狀生長的莖幹彷彿在跳扭扭舞,同行的徐老師說:「這些葉子的設計是為了其它的葉子著想,不會把陽光獨佔」,多麼體細心巧妙的設計啊,原來植物是如此溫柔體貼。

 

由於降雨豐富,許多成熟的葉子上遂附著了厚厚的苔蘚,成為蕨類等附生植物的生長溫床。

 

一棵初生的蕨類幼芽包裹在果凍般的透明膠質裡,彷彿新生的嬰兒般純真無瑕。

 

在路旁看到的雙扇蕨大的驚人,張開了雙臂給我們熱情的擁抱。

 

一鬚藤蔓拴住了含苞待放的兩朵牽牛,像是生命共同體的配偶,這花是開或不開?

 

許多的蕈類在落葉堆裡稱王,它們的生命短暫卻扮演著重要的分解角色。

   

如玉一般的珊瑚蕈。

 

這個我們戲稱為蝦餅蕈,因為那誘人的顏色和酥脆的質地感覺很可口。

 


神山國家公園午後的雨林往往雲霧繚繞,這裡是蘭花的國度,漫步其中,我幻想著以前的福爾摩沙或許就是這般景象。不過即使是如此廣大的雨林,開發也沒有停止,想要同時目睹這些奇異珍貴的蘭花並不容易,還好國家公園設置了一處蘭花園讓我們悠遊。

 

對於植物的攝影我並不是很在行,應該說有些害怕,我覺得他們的美太含蓄,如果不能靜下心來仔細與他們對話琢磨,是拍不出好作品來的。他們是一篇篇優雅的散文,字裡間充滿生命的智慧,我則太過狂放不能安份,往往先被花間飛舞的蝴蝶或是昆蟲吸引,一路跳著舞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恐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