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月16日南韓之旅回來,行李箱終於清空了,洗衣機的漩渦正清洗著有關韓國的一切味道;鐵原的小雪、群山的夕陽、注南的長堤、順天灣的蘆葦、洛東江的風沙。窗邊冬陽暖暖,兩隻愛貓咪起眼睛正依偎打盹兒,我ㄧ邊整理著旅行資料,一邊在房裡踱步,始終不安,心裡躊躇著總有些什麼東西我再也無法「物歸原位」了。
夢境
早晨作夢,醒來,累呼呼。
我的影子又深又長,如藤蔓般攀過一片鐵原農田,我拿著小相機拍著自己地上長長的影子,天空突然降下一隻紅隼,紅隼猛啄我相機的帶子,我又驚又慌,但仍維持拍照的姿勢,並不退縮。
終於,我對到焦,我按下快門,瞬間,稻子綠油油,紅隼的灰黑剪影立刻成了彩色特寫,我的臉感覺到牠所搧動的風,鳥羽清晰,定格放大,眼神銳利,兇猛逼人。
我感覺領隊俊賢的大炮在我左側狂拍,但我看不見他,其他所有人皆消失無蹤,不在現場。
「很好,就這樣,別動!」他一邊拍一邊說,相機喀喀作響。
紅隼迎風定點飛行,近在眼前,我也不肯退讓半步。
寒風冷冽,雙手僵直,我勉強把相機轉了90度,對準了牠的眼。
內心卻不知如何消化這龐然逼近的倉皇。
「我不接受這樣的威脅!」我心想,「這是一場沒有結束的對峙。」那就對峙吧! 紅隼。
鐵原印象
12月7日天氣晴,偶有烏雲。

 
坐了四小時的車子,我們抵達鐵原時已近中午。據說,昨日鐵原氣溫-18度,今天還有7、8度已經算是很溫暖哩。午餐是傳統的泡菜大餐,佳餚當前,可惜我們的胃口還沒被喚醒,倒是此地一年一穫的白米香Q有勁,令人齒頰留香。
午后,拍攝小組兵分三路,因為軍事安全的考量緣故,我們被要求留在車裡拍攝,不能擅自下車。車窗外,遠處,是北國略帶青藍色澤的高山峻嶺;近處,是稻田收割後留下的枯桿,黃泥農田覆滿白雪的痕跡,常見3-4隻為一小群的丹頂鶴或白枕鶴在山丘下的農田覓食。這些收割後的乾稻桿,被農人用塑膠布細心收捲,形狀有如一個超級大的「瑞士捲」,偶有喜鵲飛臨,停在「瑞士捲」的上方啄食草桿,模樣十分俏皮可愛,當群鴨飛臨上空時,總引來一陣驚呼,於是,我們開始抬頭仰望天空。
 

「那邊的山就是北韓了!」鳥導指了指遠處的山脈,我的視線越過眼前「骨肉之情,必死則生」的哨所標語,和土堤上荷槍的士兵及鐵絲網,看向那積雪的山頭,思緒無法聚焦,因為完全無理解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度。當我收回視線再看到車外雁鴨成群在農田覓食休憩、野鶴群飛在大川之上的景象,卻也很難想像這裡便是警戒森嚴的DMZ(非軍事區,Demilitarized zone)。DMZ是指韓戰後,南北韓爲了禁止軍隊的駐紮、部署武器、設置軍事設施,而設定的公約之地,也是爲了防止南北韓之間爆發衝突重新設定的緩衝地帶,DMZ非軍事區的面積為907㎢,民間人統治區面積則爲1,528㎢。根據1953年7月27日板門店的停戰協議,以北緯38度為界,南、北韓於停戰線後方各撤退2公里。這兩道綿延南、北韓國境248公里的高聳鐵絲網,就此分隔了南北韓人民五十年 。停戰線後方5~20公里外則劃設民間人統制線 (Civilian ControlLine),民間人統制線是爲了有效地履行這條公約而設的地帶,嚴禁一般老百姓的居住與經濟活動。

 

我們拜訪的月井里火車站,最能感受到這段慘烈的戰爭歷史。月井里火車站原是鐵原和佳谷之間的小站,現在成為接近非軍事區南方分界線的最北終點站。車站月台高懸一盞造型優雅的古燈,往前一步,跨過枕木鐵軌,便可看見編號4001號車廂,車廂鐵銹斑駁已傾毀多時,從累累彈孔中可窺見當時激烈的戰況。據悉,在6-25韓國戰爭中,北韓軍隊撤退時拿走了火車頭,現在僅存火車尾部車廂殘骸。因此,在月井里火車站旁高豎著一個「鐵馬思奔」的木牌,見證著南北韓分裂的歷史悲劇。

 
12月8日,雪。
窗外白雪茫茫,我小心翼翼地走入雪地,鞋印凌亂,一群鳥人已恭候多時,車子的引擎聲催促著即將開始的行程,韓國電視台的生態攝影記者金先生趕來拍攝丹頂鶴專題,與我們出車同遊。車窗外,天色未明,枯樹蒼茫,農田覆上薄雪,稻桿枯黃兀立,公路上的車痕在白雪上留下奔波的痕跡,也留下一行鶴行的腳印,一隻黑貓,蹲踞在公路旁啃食鳥類的屍首,牠睜大眼睛望著我們,驚異眼神露出凶光,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早晨。

 
 
為我們駕車的崔忠樹先生,原是鐵原服役的軍人,除役後留在鐵原務農,對於當地環境保育不遺餘力,對於候鳥的活動習性更是瞭若指掌。
雖然彼此言語不通,但並不會影響我學習的韓文的樂趣,「咕嚕咕嚕咪」,他嘟起嘴用力模仿丹頂鶴的叫聲,一邊開車,一邊指著鳥類圖鑑上的丹頂鶴,「咕嚕咕嚕咪」他又叫了一次,冰雪聰明的我見狀立刻回叫了一聲:「咕嚕-咕嚕咪」,然後指著窗外,在田野漫步的三隻丹頂鶴,他終於滿意的點點頭,臉上漾起了一抹微笑。

 
窗外,陰晴不定,時晴,時雨,時雪。
車內供應暖氣,十分舒適,偶爾開窗拍鳥才能感受到天寒地凍的滋味。車子走走停停,穿梭在忽明忽暗的天光之中。若能在短暫乍晴的光線下,拍得鶴群漫步或飛越農田的景象,攝影師們便會十分安靜而沉醉。
然而,紛飛的薄雪成了鶴鳥最佳的掩護色,丹頂鶴黑白分明的羽翼,遠看有如覆雪的石塊,在白雪黑尼交錯的景致中,看來素雅相融。

 
白枕鶴灰樸樸的羽色,有如墨色渲染的遠山,一層灰過一層。細雪紛飛之際,視線模糊,叫人怎麼也看不清。
忽然,聽得遠方傳來:「咕嚕-咕嚕;咕嚕-咕嚕」的叫聲。原來是3隻丹頂鶴與4隻白枕鶴在農田中相逢,擺開架式,引頸鳴叫,只見牠們大肆伸張聲勢,用力搧動翅羽宣示領域,也沒看見牠們真得打起來,不一會兒,牠們便又各自帶開,低頭覓食去也。
12:18雪花不斷飄落在枯草叢中,車子打滑搖晃不穩,一個轉彎,驚動隱身在路旁枯草叢中的環頸雉,駕駛崔先生露出極度可惜的表情:「光、光、光!」他指著20-30隻急速驚飛的環頸雉大叫:「光、光、光!」當下,我很無奈地學到寶貴的一課韓文「光」=中文「環頸雉」。

 
我們一路驚飛的不僅「光」還有「歐里」。因為鐵原的農夫受到韓國政府的補助,會把部分的稻穀留給候鳥過冬,雁鴨(歐里)成群覓食,陣容浩大,在農田覓食的場面甚為壯觀,也是攝影師爭相拍攝的焦點。
我們整日驅車拍鳥,時而追逐短暫的晴光,時而沉浸在靄靄白雪的氛圍,當然也在昏天暗地的陰霾中嘆氣,甚至還取消了參觀空中纜車和第二號地洞的寶貴行程,真叫人忍不住再一聲長嘆!

 
12月9日終於晴暖。
大家起了個大早,趕到水庫堤岸拍攝黎明雁鴨群飛覓食的大場面。
鐵原泉桶土橋水庫位於韓國中部最北端,與北韓有水庫為界。泉桶因有天然泉水不斷湧出,終年不結冰,因而吸引了無數的候鳥前來棲息。據聞,全世界約有3000隻的丹頂鶴與5000隻白枕鶴,在11月-3月間,就會有800隻丹頂鶴和2000隻白枕鶴會飛來鐵原越冬。以此地為中心,半徑2公里以內的地區都成了候鳥的棲息地。同時也是世界著名的丹頂鶴棲息地。雖然我們這次旅行與12月31日舉行的「鐵原丹頂鶴節」擦身而過,但是我只要想起在「候鳥之家」吃早餐時,雁鴨、鶴群不斷飛過餐廳的窗口, 牠們時而鳴叫,時而留下箭蔟般的剪影,當我嚐一口泡菜和白米時,我都會盡量去想像,鶴鳥飛掠的白色大地,植物竄出冰霜土地的種種滋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恐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