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南韓之旅的倒數第二天,為避免賴床糗事的悲劇再度發生,我們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有了闕大哥夫婦的「人工鬧鐘」,還有兩個手機鬧鈴的加持,果然,5:00不到我們已經整裝完畢,悠閒地在旅館大廳閱讀著韓國文字「卜卜口」文的創始故事了。友人看見我們刻意早起的緊張模樣,嘴角上都掛著心照不宣的微笑,倒是向來斯文有禮的翻譯官明秀,這時卻很白目地說:「咦,今天怎麼起得這麼早啊?!」聽到他字正腔圓的問話時,心中一陣錯愕,還真想把他海扁一頓呢。

 
一頓豐盛的海鮮稀飯早餐,預告了我們已然來到了「海角」之地。當手中的旅行筆記標示了「乙淑島 / 晴暖,有風。」時,心中便泛起一種旅行即將畫上句點的感覺了,不禁對眼前這片開闊豐美的海角風光格外珍惜。
釜山(Pusan)現在改為Busan, 原來,釜山曾經稱為「富山」,而位于釜山的一座山“甑山”的形狀像一個鐵鍋(釜〉,所以從朝鮮時代開始被成為釜山 。釜山市位於朝鮮半島東南方,是山、江、大海緊密融合,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成為韓國的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韓國第二大城,目前釜山市重點發展港口物流產業、造船、汽車等製造業、金融業、旅游會展業、信息通信產業等。 是韓國重要的海運出入口,也是最大的近海及遠海漁場地,更是最大的漁獲產量供應者。
隸屬於釜山所管轄的乙淑島,則位於韓國最長河流洛東江的出海口,面積廣達100萬坪(韓國坪=3.3平方公尺),是海水和淡水的交會處。其廣闊的溼地、沙洲、泥灘、樹林、海濱等豐富多元的地形,每年冬季吸引大批來自西伯利亞的雁鴨、天鵝、鶴等各種候鳥來此越冬覓食,是韓國最著名的觀鳥勝地。

 
                                                                                                                                                                                                                            資料來源:google earth 網站
車子一進入釜山市,便可見到海鷗在空中飛翔的景致。海鷗,因它擁有雪白羽色,象徵著純潔的白衣民族,又有堅強意志,可隨船遠行,自由翱翔於穹蒼之間,因而被選為釜山市的市鳥。


釜山市的乙淑島候鳥公園是我們嚮往已久的鳥點,大天鵝為其代表鳥種。洛東江河口候鳥棲息地,約有300種鳥類在此棲息,名列韓國文化財指定區域第179號天然記念物。為了保護候鳥及溼地生態,釜山市將該地劃分為自然教育區域、緩衝區域及重點保護區域。

 
 
我們首先拜訪的第一站,便是位於自然教育區域最南端的賞鳥台。
賞鳥台的設計簡潔樸素,利用蘆葦草桿編結而成的隧道,可以成為人與鳥之間最友善的屏障,只要耐心等待,加上一點好運氣,便可捕捉到天鵝成群悠遊於大海和金黃蘆葦叢間的鏡頭,有時冠鷿鷉也來插一腳。
 
午后,因天氣陰霾,我們便改道拜訪了洛東江河口生態中心。導覽人員崔英珠小姐是「韓國環境運動聯合會」的一員,也是洛東江河口鳥類監測小組的義工,她導引我們在頂樓觀看週遭的生態環境,洛東江河口生態美景一覽無遺。由於她的口才清晰,表達極佳,使我們在短暫的參訪行中受惠良多,在明秀的協助翻譯下,

我們獲得了一些有趣的在地資訊。
 
關於洛東江地理與歷史:
從200年前的古地圖顯示,尚無乙淑島的地形,地形處於多變,泥沙匯集而成之地。鴨綠江為韓國最北的江,洛東江為韓國最南的江,洛東江的源頭眾說紛紜,大多採用「黃池」為發源地,黃池水分十分充沛,一日約有5000噸的水量,洛東江其縱長約525公里,共約有800條支流。
 
日本統治時期,曾在洛東江溼地上蓋鐵路,並改變水道寬度,以便將大米運到日本。1987年蓋堤壩,提供市民日常生活飲水。當填土變為工業園區後,「江臨工業區」發展區繁盛,候鳥棲地亦受到威脅,因此候鳥數目銳減。
 
乙淑島候鳥公園和鄰近的牛埔沼澤區、注南溼地成為生態旅遊的黃金三角點,也是一般觀光行程中,一日遊的主要行程。
 
崔英珠小姐說:「注南溼地的工作人員看到候鳥往乙淑島方向飛,便會以電話告知,大約15分鐘後,洛東江河口生態中心的工作人員便會看到候鳥飛抵的畫面。」
 
生態中心導覽解說:
乙淑島候鳥公園,為東亞最大的候鳥棲息地。此地以蘆葦、沙洲聞名,沿岸皆可見蘆田欣欣向榮,也是男女青年搭小船到彼岸約會的好地方。人們用「天空一半,鳥一半;水一半,魚一半」,來形容此地候鳥和漁獲豐盛的景致。由於沙洲水淺,船隻不能靠近,因而成了鳥類的天堂,共約有1000隻鸕鶿,2200隻大天鵝,無數的鷗科和雁鴨科鳥類在此棲息。

 
 
此地12月底因天氣寒冷,食物短缺,人們會餵食大天鵝。同行的全時鎮先生是,「韓國環境運動聯合會」的重要成員,他就是自掏腰包餵食大天鵝的靈魂人物之一。韓國環境運動聯合會是一個自主營運的民間組織,由釜山市資金挹入,積極推行各項生態保育工作。
 
崔英珠小姐表示韓國今年為乾季的緣故,鹽份高,候鳥四處飛散並不大量聚集。
她談到日常工作時指出:以鷗科鳥類監測為例,四人小組作鳥類監測工作時,必須在炎熱的夏天走3個小時,才能到達小燕鷗的繁殖地,小燕鷗的巢多築在大橋下方的沙洲上,每巢約有1-3個蛋。小燕鷗以小魚、活蝦為主要食物,而主要的天敵為猛禽,黑鳶和紅隼是此地最大殺手。
 
班鴴會在沙灘下蛋,由於工業採砂的作業影響,有時挖砂工程會不慎損壞巢區,小組人員會撿鳥蛋做人工孵化,孵化後的雛鳥以蛋和小魚餵食,有時也會抓昆蟲餵食。她強調:政府興建大橋時,一度威脅到大天鵝的棲地,為保護候鳥的繁殖地不被干擾破壞,曾停止三個月的工程,並更改橋的設計,改直為彎。
 
崔英珠小姐引用韓國俗諺:「成了洛東江的鴨蛋!」來形容人們遭逢左右為難的窘況。她指出因花嘴鴨為此地留鳥,常在沙灘上築巢下蛋,然而由於潮汐漲退的緣故,常使得這些「鴨蛋」在海水的衝擊下四處散逸,「要不要救起這些鴨蛋,常使人左右為難。」因而成了這俗諺的典故。


以上是老婆大人訪問當地義工所做的報導,接下來貼一些我拍的照片。

在洛東江口度冬的大天鵝是此地的指標鳥種,為了不干擾他們覓食活動,我們像地鼠一般從賞鳥隧道進去躲在賞鳥牆後拍攝,由此可見當地保育的用心。

  

毎年來此度冬的大天鵝有2000多隻,看他們優游於蔚藍海面上非常自在,等到習慣我們的窺視之後逐漸接近,透過鏡頭翅膀上潔白的羽毛清晰可見。

這裡雖然是南韓第二大都市的中心,四周都是高樓林立的都市,不過自然生態環境倒是維持的不錯,江面雖不寬但是很乾淨。

在江面上發現一小群水鳥漂浮其上,竟然是冠鸊鷉,雖然只是冬羽並不鮮豔,但仍令我驚艷。

 

園區內的一些小設施,巧妙地在人造的建築中加入自然的元素,成為一種氛圍的導引,引領我們進入自然的世界。

 

相關文章:

南韓之旅 - 注南水庫候鳥棲息區

南韓之旅 - 順天灣候鳥棲息區


覺得這篇文章寫的不錯的朋友,也請你不吝嗇地大力推薦喔,感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恐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