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大杓鷸的觀察並不長,2006年12月中到2007年3月初,大約十餘次的密集觀察,今年年初本來想繼續,可是一直抽不出較長的完整時間而作罷。



剛開始時還弄不清楚他們的習性,一度還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牠們會待在潮水的最前緣,雖然數量不少,遠遠望去卻也不易發現。



當潮水逐漸淹沒了整個潮間帶與蚵田,他們才會整群飛進新月沙灘休息。



 

我喜歡在漲潮前約2小時到達突堤,看著海潮將他們慢慢帶進來。





觀察了許多次之後才能掌握他們降落的地點,同時靜待風向與天氣的配合,等到一個晴朗風微的好晴日,就可以拍攝到壯觀的降落場面。





我也曾經試過下到沙灘,披著迷彩布躲在大的漂流木後面掩蔽,遠方是突堤和上面的釣客們。









這是沙灘最熱鬧的時候,不斷地有小群的水鳥陸續飛入。牠們隨著潮水不斷往岸邊移動,一直等待滿潮才會整個安靜下來。



沙攤有不少遊蕩的野狗,天空不時有巡弋的猛禽,有時還會有人下到灘地採集。







這些干擾往往造成大杓鷸瞬間昇空離去,此時才真正讓人見識到數大便是美的真意。





不過他們並不會真正飛離,在近海盤旋數圈之後又會回來。之後整個族群逐漸安靜,單腳佇立埋頭休息,潮浪慢慢退去,大杓鷸被遺留在沙灘上,彷彿一顆顆灰褐色的卵石。





大杓鷸何時離開的我並不知道,我有一次拍完之後轉到漢寶,回來經過彰濱突然想再看看牠們,夕陽漸弱的沙灘上除了佈滿那竹葉般的趾印之外,已經不見任何水鳥,只有一隻角眼沙蟹獨自漫步著。我望著廣大的潮間帶,大杓鷸想必在某處,將長長的喙插入軟泥中,優雅而辛勤的覓食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恐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