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蹲坐在海岸線上,看著水筆仔向外擴展形成一片綠色的樹林,像是小小的花椰菜種在田地上。不遠處潮浪向著海岸推進,彷彿吹著集合的哨音,原本散佈在潮間帶覓食的水鳥逐漸收攏,聚集成小群,然後合併成大群 。因為隱蔽在低矮的紅樹林間,確切的數目很難估算,再加上他們像是下課後的孩子,一直動個不停。突然間「刷」的一聲,鳥群突然飛起,沒有任何前兆,沒有誰發號施令,更沒有統一的行進指揮,但看他們像一大團變形蟲井然有序地低飛,貼著水筆仔的樹梢,迴旋翻轉,變換著黑白的羽色,球場上的啦啦隊一般,我看的傻了,不知要將鏡頭對準哪一隻。

群體是有智慧的,鳥群的飛行遵循著簡單的原則,緊盯著你前方夥伴的尾羽,雖然沒有指揮中樞卻運作良好,重要的是它能迷惑掠食者造成混淆,當然也讓我這樣的影像掠奪者手忙腳亂。



黑腹濱鷸和東方環頸鴴是這次飛行秀的主角,他們體型相仿數量龐大,由於棲地相近常常混居,即使如此,聯軍的聯繫協調並不會發生問題,想必牠們有自己的一套摩斯密碼,簡單又有效。



他們遠渡重洋,群體的遷移可以確保個體較高的存活率。







集體覓食行動休息也能發揮守望相助的預警功能,畢竟有幾百隻鳥看著你的背後,比單打獨鬥要安全多了。





秋末冬初稻穀收割時,平時小群活動的麻雀開始串聯,在各個結實累累的稻田中玩起快閃活動。



黑鴉鴉的鸕鶿大軍。



黑白分明的反嘴鴴。



嘴喙如新月的大杓鷸。



混棲的燕鷗群。



日落時分回家的埃及聖鷺。



今年的春過境令人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恐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